骨盆的底是盆底,盆底肌作为盆底非常重要的支持结构之一,犹如一张“吊床”,将盆腔内的器官,如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地托住,使这些脏器维持在正常位置以便发挥功能。
但是当女性经历妊娠、分娩,以及受到年龄增大、肥胖等因素影响时,盆底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例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美容院、医美机构等一些非医疗机构,已经成为很多女性提高幸福生活质量的选择。然而,也有很多女性反映说,钱花了大把,却并没有什么效果,感觉自己被套路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年你遇见的盆底康复套路。
套路一
缩阴药
说到盆底损伤,阴道松弛,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治疗这种病是不是就和治疗感冒一样,简单吃点药,或者像运动损伤一样外敷一些药物,阴道就会恢复如初?于是,他们习惯性在网上随便一搜索,就会发现有很多关于“缩阴药”的信息,对标有“正规药店卖的缩阴产品”,以及产品包装都是用英文或是日文标注的“缩阴药”更是青睐有加。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所谓的“缩阴药”,其实并没有多大治疗效果。
尽管它们也有批准文号,但却是“消字号”,例如“(X)卫消证字(2018)第XXXX号”。这种以消字号开头的批准文号,实际是指卫生消毒用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品前,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后,取得的生产批准文号。也就是说,这些标有消字号的“缩阴药”实际是卫生消毒用品范畴,只有消毒功能,与以“国药准字”为开头、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有着天壤之别。
此外,还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所谓的“缩阴药”也没有经过药理、病理、毒副作用测试和临床验证等一系列严格的临床试验。
也许,这些“消毒品”可能暂时并没有造成二次损伤,但是它对以盆底损伤导致的阴道松弛并没有治疗效果,而且长时间在阴道使用这些外敷的消毒品,甚至会导致阴道菌群失衡,引发阴道炎等疾病。
套路二
阴道紧缩术
王女士孩子一岁多了,生完孩子后,就一直怀疑自己的阴道变得松弛了,后来在周边朋友的各种道听途说,去了一家非正规医疗机构做阴道紧缩术,结果术后出血不止,幸亏及时被送到正规医院进行抢救,否则可就真的悔不当初了。
事实上,非正规医疗机构所谓的“阴道紧缩术”只是把阴道壁黏膜切掉一部分后直接缝合起来,表面上是紧缩了,但实际上盆底肌仍然疲乏无力,并没有使阴道紧缩有利、增加性快感,反而会可能因为阴道壁疤痕挛缩,影响性生活。而在做阴道紧缩术的过程中更很有可能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
生完孩子后一段时间有阴道松弛、无力感,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妊娠、分娩给盆底的功能和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长期出现阴道漏气、阴吹等阴道松弛的现象则应到正规医院做盆底康复。
套路三
骨盆矫正带
骨盆矫正带,也称骨盆带,是一种利用物理方法矫正骨盆的一种方法,用以纠正怀孕期间耻骨联合分离、骨盆韧带松弛、骨盆变宽等问题。有很多妈妈在网上自行购买了一些骨盆带,觉得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但是你知道吗?有的骨盆带设计并不合理,会出现固定不牢,上窜下滑的现象;有的做工简单粗糙、弹性差,就会出现不舒适、腰痛等情况;再加上使用方法不当,或者不能长期坚持使用,都会影响使用效果。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错过产后恢复的最佳时机。
此外,骨盆带的使用对盆底肌的康复治疗效果甚微,单纯对骨盆骨性结构的作用,并不能起到对松弛的盆底肌肉具有收缩作用。
其实,与盆底相关的套路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盆底康复满满套路,你中招了几个?
本着为盆底健康负责的态度,你还是应该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盆底康复。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进行盆底康复呢?
01
治疗前评估
“无评估,无治疗”,治疗前一定要通过指检、影像学检查或者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等方式,判断盆底功能状态,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2
治疗
整体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利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磁刺激等手段,改善盆底功能,预防或改善各类盆底疾病。
03
坚持长期家庭锻炼
在家中进行盆底肌训练或使用阴道哑铃,日常生活中锻炼盆底肌,增强盆底功能。
爱生活,爱自己的你,一定要及早做盆底康复,促进盆底健康,为我们盆底后半生的幸福生活做出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