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后修复时发现肚子大?收不回去?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罪魁祸首便是——腹直肌分离!
原因很简单,很多妈妈在产后没有做好产后修复,导致腹直肌分离,肌肉不能很好的收回去,就会产生肚子大,腹部松弛的视觉效果。
据中国生育健康杂志报道,在1462例产后6-8周的产妇中,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腹产发生率为70.8%,两次及以上剖腹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更高(90.8%)。另外,根据诊断时间的不同,在妊娠晚期,约有66% ~ 100% 的孕妇被诊断为腹直肌分离。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宝妈就要问了:啊?发生率高!自己是不是也有?腹直肌是怎么一回事?
一、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就是我们身体前面中间的那几条肉,中间那条白色的线叫做腹白线。
女性妊娠期间,一方面由于体内的激素作用,使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子宫内逐渐长大的胎儿撑起腹壁,使之承受的压力日渐增大。
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腹壁张力很快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结果左右两边的腹直肌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
二、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导致体态异常
腹直肌分离会直接引起体态上的改变,影响骨盆的中立位,导致骨盆的前倾、侧倾,腹部突出,肋骨外翻等情况的发生。
▼引发腰痛
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的力量就越弱,它对腰背部的承托力也就越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腹直肌分离无力导致竖脊肌过度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并且在长时间走路后也会出现背痛加剧的症状,更严重的患者都无法顺利起床。
▼造成内脏移位
长时间的腹直肌分离还会导致盆、腹腔脏器的移位。腹直肌分离三指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小肠疝气等严重的问题。
三、改善腹直肌分离的小技巧
♥ 动作1:站姿收腹
准备动作:背对墙面站立,将上身靠在墙上(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臀部贴在墙面),双脚距离墙面大概30厘米。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腰椎去贴墙面,之后,吸气还原。每组10~15次,重复2~3组。
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 动作2:跪姿收腹
准备动作: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动作执行: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每组重复10~15次,做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 动作3:跪姿伸腿
准备动作: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完成4~6次,换另一侧重复。当可以很好控制身体后,开始进行交替伸腿的练习,每条腿伸出4~6次,重复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保持躯干、骨盆的中立位,身体不要偏离中心线。想象骨盆上放了一瓶水,不能让瓶子倒掉。
♥ 动作4:仰卧抬腿
准备动作: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完成4~6次,换另一侧重复。当可以很好控制身体后,开始进行交替伸腿的练习,每条腿伸出4~6次,重复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保持躯干、骨盆的中立位,身体不要偏离中心线。想象骨盆上放了一瓶水,不能让瓶子倒掉。
♥ 动作5:仰卧抬腿
准备动作: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椎压住垫子。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右腿向远处蹬出,完成6~8次。换另一侧腿重复,完成2~3组。
注意事项: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 动作6:平板支撑
准备动作:俯卧,肘关节与肩关节垂直。膝关节撑地,保持上身平行于地面。
动作执行:保持身体稳定,停留1分钟,可以将膝关节离开地面,做完全式平板支撑。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保持时间越长越好。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不要塌腰,收紧腹部,不要塌肩,肘关节用力压向垫子。
注意事项:
在腹直肌训练前,一定要明确盆底肌的肌力能力,本体感受能力,在盆底肌能力还没有恢复前进行过多的腹直肌训练反而会增加腹腔压力,对盆底造成压迫,影响盆底的恢复。
因每人体质不一,所以运动效果也是各不相同。如若想要更专业科学地进行腹直肌恢复,可找寻专业的母婴护理馆,让名媛美伴产后体质调理老师为你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产后修复方案。